切换到宽版
  • 87阅读
  • 1回复

[猎奇]昂昂溪遗址发掘,引起世界考古学界轰动,带动北方新石器考古浪潮 [1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0400
金币
71492
道行
32413
原创
97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4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03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5-13) —

遗址具有科学、历史、社会和其他多方面价值,正确理解遗址的价值是保护和利用遗址的关键,只有正确认识遗址的价值,才能深层次地对其进行利用。
遗址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不是对立的,遗址保护与利用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保护遗址的目的是阻止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遗址的破坏,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大风、雨雪等自然力的破坏,使遗址自身的历史文化得以被传承和传播。

利用的目的是充分发掘和有效发挥遗址的各种价值和功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遗址保护的永久途径。本文以昂昂溪文化核心聚落洪河遗址为探讨对象,浅析洪河遗址的意义并初步探讨如何对洪河遗址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
昂昂溪文化与洪河遗址
昂昂溪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是以1930年梁思永先生在昂昂溪五福火车站南端C沙岗发掘的一座男性墓葬为代表的39处遗址、遗物点组成的遗址群。《昂昂溪史前遗址》发掘报告一经发布便引起世界考古学界的轰动。

昂昂溪遗址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被称为昂昂溪类型,裴文中先生称其为龙江期。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出土器物渐多,又兼具独特性,填补了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最终被命名为昂昂溪文化。
昂昂溪遗址的发现及昂昂溪文化的认定带动了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 考古浪潮,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昂昂溪遗址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昂昂溪文化出土器物颇具特色,《齐齐哈尔文物志》记载:“昂昂溪文化的陶器有侈口圆腹罐、直口筒腹罐、带流钵,罐类器表多施有细窄的附加堆纹,附加堆纹上又常施戳印纹、刻齿纹。
石器多压制,有石镞、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钻、石锥等;骨器发达,有骨鱼镖、骨枪头、骨锥、骨刀梗等。”从出土器物推断,昂昂溪文化是以渔猎经济为主兼有畜业、农业等多种原始经济形态的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文化。

以五福为中心,在其周围分布着很多相同文化类型的遗址。昂昂溪文化核心聚落洪河遗址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该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洪河村南嫩江右岸台地上。
2014—2019年发现夏商时期5处房址、1条沟渠;发现两周时期27个地臼、24处房址;发现明清时期墓葬,多数为清代,出土各类器物千余件。
洪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经碳十四测定,距今4500—4000年。洪河遗址应该是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进而改变了对黑龙江历史的传统认识,将嫩江流域文明提前了千余年。

201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主要内容为2013年洪河遗址第一次发掘情况,从简报中可知:石器多工具类,包括刮削器、石镞、石刀等较细小器型。
陶器多为夹砂陶,内含蚌片或蚌粉,容器类较多,生产工具少;骨器比重较大,主要为工具类和装饰品,工具类以渔猎工具为主,饰品纹饰精美,多出精品。2020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总结并简要介绍了洪河遗址的五次发掘情况。

2021年红河遗址仍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器物根据材质、工艺等可以初步判断是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中间存在时间断层。截至2022年秋,红河遗址发掘现场已回填,部分器物正在修复和整理过程中。
洪河遗址的意义
渔猎农业兼营,生活相对稳定,打破传统认知。过去,许多学者认为,昂昂溪文化的居民过着流动性强的渔猎生活。

洪河遗址连珠式环壕和大型房屋遗址的揭露,表明昂昂溪文化居民除了捕鱼和狩猎外,还从事农业生产,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这为研究该地区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研究材料,也说明该地区聚居形式已初具规模,这是文明的基础,也是国家形成的前身。
论证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经夏商至两周时期,渔猎与农耕兼营是嫩江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是这种兼营的模式,促使嫩江流域的古代居民有了迈入文明社会的先决条件,为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渔猎与农耕相结合的模式,与畜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不同,进一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打破传统认知,建立新的文化序列。洪河遗址遗存丰富,工艺精湛,特点鲜明,文化起源及发展脉络清晰,为深入研究昂昂溪文化、建立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改写了嫩江流域乃至整个黑龙江流域的文明史。

洪河遗址的保护利用
遗址保护要有科学的理念和技术方法,除了考古学、历史学外,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遗址的保护利用需要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结合遗址现有情况,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理论体系,以达到对遗址长期、有效、可持续性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在保护方面,在不改变文物原状、最低限度干预等原则基础上,重点强调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中完整性原则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11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的“周边环境是体现文物真实性的一部分,并且要建立缓冲区加以保护”中就有体现。在利用方面着重强调可持续性,避免文物资源的损耗和破坏。
建立遗址博物馆,开发旅游项目,以论证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为着眼点,展示渔猎农耕并行的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明。

遗址博物馆承载历史文化,实现社会教育价值。遗址博物馆主要展示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和遗址发掘时所出土的各类可移动文物,用来展示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过程。遗址博物馆具有直观性强、主题鲜明、生动形象等特点。
它的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对传播文化知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为游客的参观提供了实地环境,也为遗址的保护和展示给予了保障,这是遗址博物馆建设的初衷和社会基础。

洪河遗址建立博物馆优势明显,从地形地势上讲,洪河遗址地处平原地区,视野开阔,紧邻嫩江,处于二阶台地上,景色优美。
从历史意义上讲,洪河遗址的发掘揭示了嫩江流域石器时代古人类生产生活模式,为昂昂溪文化的研究提供更多材料,也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从艺术价值上讲,洪河遗址出土器物繁多,部分渔猎用具制作精良,雕刻纹饰更是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遗址博物馆打造城市标签,实现旅游经济价值。文化和旅游组成文化旅游两大要素,游客通过旅游这种方式进入异质文化的现实氛围中,以切身体验了解其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艺术、文化、历史发展、民族特点的行为。
其目的绝非单纯的消遣娱乐,更重要的是获得异质文化的相关知识和体验。天津财经大学张津在其论文中提出:“文化旅游具有两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作为旅游主体的旅游者是以为了获得文化和精神上的满足为出游目的和动机。

另一方面,只有具备丰富以及高质量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才能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旅游需求。”洪河遗址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能为旅游参观者提供文化上的满足和视觉上的享受。
洪河遗址博物馆如果能建设完成,就可以更好地承载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为游客参观提供出游的目的和动机,也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遗址保护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遗址保护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目标和定位不明确;遗址资源利用不足,保护与利用方式单一;遗址开发利用过度,而保护不足。
规划工作严重滞后,指导性较弱;管理、经营无序,保护资金来源有限,盈利能力较弱;公众保护意识消极,主动参与程度低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遗址的本体安全和利用效果,严重抑制了遗址的可持续发展。”

遗址保护的共性问题在洪河遗址的保护利用上同样体现。如洪河遗址的保护利用目前仍未建立系统有效的工作规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除遗址保护的共性问题外,洪河遗址的保护利用还存在自身的不足。洪河遗址地处嫩江右岸台地上,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周围遍布耕地,就地建造遗址博物馆环境优越,但如果原址建立遗址博物馆,就存在相应问题:紧邻嫩江,建筑工程需要克服一定的技术困难。

洪河遗址距离齐齐哈尔市城区较远,交通不便,多为乡间小路,临近遗址处需穿行田野垄间,大型载客交通工具进入较为困难,如若建造遗址博物馆,道路交通及路线规划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仍需要文物相关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与探索。
“结合遗址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保护和利用遗址的主要方式,但是许多遗址旅游开发的实例中都存在着文化主题不突出、产品特色不鲜明、资源保护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洪河遗址除了上述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外,还要面临“非成熟型旅游城市”所带来的困境,洪河遗址即使开发为旅游项目,有了明确主题和特色产品,但受地理位置、人口数量、交通等因素影响,可实施性会大打折扣。
结语
自1929年和1930年先后对昂昂溪五福C遗址的调查发掘开始,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 考古逐步进入正轨,昂昂溪文化的概念也随之确立,但由于研究资料不够充分,学界过去一直认为昂昂溪文化居民过着流动性较强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随着洪河遗址的发现及系统发掘,确定昂昂溪文化居民过着渔猎与农耕兼营相对稳定的生活,打破了传统认知。洪河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保护利用方面需要文物工作者们积极应对,建立遗址博物馆、开发旅游项目是目前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遗址博物馆的建立需要理论、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开发成旅游项目又存在各种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打造好城市旅游标签,需要多方面的考量及不断地研究探索。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5-1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57982
金币
601053
道行
1945
原创
1738
奖券
1591
斑龄
22
道券
3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3
昂昂溪遗址的发掘确实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在中国考古学界,而且在国际考古学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

1. **填补历史空白**:昂昂溪遗址的发掘为我们了解中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历史提供了关键证据,填补了这一区域史前历史的空白。

2. **文化特征鲜明**:昂昂溪文化的出土器物具有独特的特征,如陶器上的附加堆纹、戳印纹和刻齿纹,以及精致的石器和骨器,这些都显示了一种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3. **遗址群的广泛分布**:以昂昂溪遗址为代表的一系列遗址的发现,表明这种文化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的广泛性,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人群迁徙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 **年代学的重要性**:通过碳十四测年,确定了昂昂溪文化的年代,这对构建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5. **学术研究的推动**:昂昂溪遗址的发掘及其相关研究不仅促进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的发展,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契机,比如环境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等领域。

6. **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昂昂溪遗址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许多国际考古学者参与相关的研究工作,这也有助于提升了中国考古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因此,昂昂溪遗址的发掘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史前中国北方社会的理解,也推动了国际考古学界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兴趣。

昂昂溪文化核心聚落洪河遗址具有丰富的科学、历史和社会价值。从科学角度来看,洪河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昂昂溪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通过对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石器和骨器的研究,考古学家可以揭示这一文化的特点和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历史方面,洪河遗址的存在证明了嫩江流域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高度发达的文明,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证明了黑龙江地区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东北地区史前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社会价值方面,洪河遗址是达斡尔族及其先民繁衍生息的历史见证,对于研究达斡尔族的历史渊源、民族迁徙和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遗址的存在也是当地社区和民众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为了保护和利用洪河遗址,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遗址的本体保护:通过科技手段监测遗址的稳定性和环境变化,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防止遗址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2. 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和完善遗址保护法规,确保遗址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护。

3. 开展遗址公园建设:结合遗址的特点和周边环境,规划建设遗址公园或遗址博物馆,既保护了遗址,又能使公众在游览中学习历史、增长知识。

4. 推进遗址研究:鼓励和支持多学科合作开展对洪河遗址的深入研究,不断丰富我们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

5.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洪河遗址价值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遗址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总之,保护好洪河遗址,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根脉;合理利用洪河遗址,就能使其成为传承历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5-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