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2阅读
  • 1回复

[猎奇]月球是空心的?科学家们为了验证它,做了一个长达40多年的实验![1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0790
金币
78720
道行
32413
原创
97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5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07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5-05) —
人类对于月球最真实的了解其实是始于阿姆斯特朗登月,几十年来,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要说现在人类是否完全参透月球,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正是因为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针对月球的各种假说层出不穷,这其中最被人熟知的,恐怕就是“月球空心说”了,那么这个说法是依据何时、何时产生呢?





“月球空心说”理论是阴谋论吗?


1969年美国发射了阿波罗12号,这是人类第二次载人登月任务,与之前不同,这次的执行航天员们在月球上做了一个人造月震实验
具体的实验内容是,回到指令舱的宇航员会驾驶登月舱向月球表面撞击,以此来制造人造月震。那一次的撞击威力达到了1吨TNT爆炸的效果,根据NASA的数据显示,月球震动的持续时间长达8分钟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地震持续时间一般为几十秒,最多不超过2分钟,这主要是因为地球的内部存在大量的水分,所以地震时的能量在经过地球内部是,一部分震动时间和威力会被水分缓解。
而月球之所以震动时间有8分钟之长,主要是因为月球的内部的水分是以冰的状态存在的,结构更加坚硬,持续时间必然会长很多。


但是在最终NASA的报告中,他们越用了“月球如同钟声一般回响”,这就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理由,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因为月球内部是中空的,所以才会形成钟声般的回响,于是一面是NASA权威的声明,一面是此起彼伏的“月球内部中空”的说法,“月球空心论”就在这样的局面下产生了。


在阿波罗12号实验完成以后,宇航员也在月球上放置了记录月震数据的设备,来长期记录月球在自然月震下的数据。
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所以格外容易收到小行星的撞击,在随后的阿波罗13号、14号以及15号任务中,宇航员提取了大量的月震数据,最终通过科学数据研究得出,月球的密度是地球的60%。
所以月球是空心的纯属无稽之谈,而“月球空心论”只是极个别阴谋论者自己编造的理由罢了。





月球内部到底情况如何?


虽然现在已经有非常科学的数据说明月球并非空心的,但是人类仍然未能完全参透月球真实的地势情况,目前仍有很多未知之谜。
月球内部结构其实和地球差不多,从外到内分别是月壳、月幔和月核三部分。其中月壳是薄薄得一层,占据月球最大一部分的就是月幔,在月幔和月核交界的地方还有一层低粘度区域,最里面是月核部分,是由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组成。


对于月核的物质研究一直到2011年才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发现,外部液态月核含有液态铁,所以推测,月球的最中心部分应该是一个铁质内核
为了深入的研究月球的地质情况,科学家们通过地月之间的引力参数、地月距离、月球密度等数值,建立了较为精准的数据模型。


通过演算发现,在月球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内部密度较大的物质被拉到了月球核心位置,而密度较轻的物质则向地表上升,这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推算月球地表有多少物质是来自于月球内部,而通过发现和计算,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在月球的表面有大量的铁元素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探测和计算,得出了一个数据,那就是在月核部分,外月核的直径为362公里,而固态内月核的直径为258公里,对比整个月球的直径,月核的直径仅为月球直径的15%,由于月核的比例相对于月球来说较小,这也就是为什么前期科学家们在探测的过程中,很难发现月核,或者说是很难找到月核物质相关的信息。


除了已知月核的直径以外,科学家们检测到月核的密度为每立方米7,822千克,而这个密度数值和铁很相近,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认为月球有一颗“铁石心肠”的原因。


仅仅是月球的内部结构,人类就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通过各种探测器、数据模型等计算和探测,才有了一个大致的结果。而对于整个月球的了解,人类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在等着人类。
探索月球,人类仍有很长一段路途需要经历
距今为止,人类已经发射了超130颗月球探测器了,但显而易见,人类任然无法完全认知月球。由于月球时刻与人类相伴,所以人类对于月球来说会自带一种熟悉感,但实际上,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实在是太少了,哪怕是月球的诞生,几千年来,人类依旧争论不休。


或者是月球诞生的时间距离我们太过于遥远,以至于很多人都未曾去关注过这个问题,月球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成为地球的天然卫星?
其实很早之前人类就发现,月球作为一颗卫星来说,与地球的体积比例有违常理,简单来说就是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体积太过于庞大。


所以人类就开始了探索月球是怎样诞生的话题,但很可惜的是,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只是大部分科学家都认为,月球很有可能是一颗叫忒伊亚的行星和地球撞击时产生的碎片演化而来。


另外科学家们在从月球带回的岩石素材中见到了奇特的磁性,这又激起了科学家们的好奇心:难道月球上曾经存在磁场?
另外在早先的环月探测器的飞行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在月球的不同区域上空,探测器所受到的引力值是不同的,这一系列特殊情况,使得科学家们推测,月球曾经或许真的有磁场,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月球的磁场环境在十几亿年前突然就消失了。


除此之外,月球上的陨石坑深浅度也是目前的一个未解之谜,众所周知,月球有时也会帮地球拦截一些小行星或者是彗星的撞击,所以月球背面呈现一片坑坑洼洼的景象,但是很神奇的情况出现了,那就是月球上的陨石坑竟然非常浅,可以说要比任何太阳系内的行星,在遭受行星撞击留下的陨石坑都要浅。


按理说,月球外部没有大气层的保护,任何陨石都是在没有任何减速的情况下直接撞击月球,所以留下的陨石坑会格外深,可现如今这种极端的反向结果,再一次给月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可见想要完全了解月球,人类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而深度了解月球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其他空间最得力的桥梁。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5-0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58942
金币
613471
道行
1945
原创
1738
奖券
1591
斑龄
22
道券
3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38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05
月球并不是空心的。这个观点是基于错误的信息或误解。月球的内部结构通过多次的地震波研究、重力测量以及岩石样本分析已经被科学家们所了解。月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类似,包括一个核心、地幔和地壳。

关于所谓的“长达40多年的实验”,可能是指一系列的月球科学研究和探测任务,而不是一个特定的实验。自1969年阿波罗任务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收集有关月球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月球的结构和历史。这些研究包括但不限于:

1. 月震监测:阿波罗任务期间,宇航员在月球上安装了地震仪,用于监测月震活动。这些仪器记录了月球内部结构的振动特性,帮助科学家推断月球的内部结构。

2. 重力测量:月球轨道飞行器进行了详细的重力测绘,这些数据揭示了月球的质量分布,进一步支持了月球拥有实体内部结构的观点。

3. 模拟和计算模型:科学家们使用先进的计算模型来模拟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这些模型提供了对月球内部结构和成分的深入理解。

4. 岩石样本分析:返回地球的月球岩石样本经过详细分析,提供了关于月球地幔和地壳成分的重要信息。

综上所述,月球并非空心的,而是一个拥有实体内部结构的天体。科学家们通过多种方法和长期的研究工作得出了这一结论。任何关于月球空心的讨论都应该基于这些已被广泛接受的科学发现和证据。

上文提供的信息涉及到月球的探索历史、阿波罗计划中的实验以及对月球内部结构的了解。确实,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而关于月球的许多假设和理论也一直存在。然而,"月球空心说"并非基于科学证据,而是由一些阴谋论者提出的观点。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和探测数据,我们知道月球具有固态的内部结构,由核心、地幔和地壳组成。月球没有活跃的板块构造,因此其地震活动相对较少。月震通常由外部因素(如陨石撞击)引起,而非像地球上那样由板块运动造成。月球内部的结构和地球相比的确简单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空心的。

月球的地质活动远不如地球活跃,月壳上的撞击坑和熔岩海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月面景观。月球没有可检测的大气层,因此它的环境与地球截然不同。月球的这种极端环境条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太阳系早期历史和地球自身大气和磁场演化过程的窗口。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大量关于月球的数据,但月球依然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月球的具体形成过程、月球内部的详细结构和成分等。科学家们将继续利用现有的月球轨道飞行器、地震仪和其他科学仪器来进一步揭开月球的秘密。

总之,"月球空心说"并没有科学依据,而月球的真实结构和性质仍然是天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积极研究的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未来对月球的进一步探索,我们对月球的理解将会不断完善。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5-0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