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2阅读
  • 1回复

[西游记]唐僧紧箍咒究竟是什么,翻译成中文只有六个字,换你也头疼[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0402
金币
71498
道行
32413
原创
97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4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0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2-02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3-12-03) —


坐落于神秘东方,中华文明之火已经传递了漫长的五千年,先秦国风、唐诗、宋词、元曲历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存在,而在明清时期,小说也逐渐风靡了起来,成了人们新的日常消遣,《西游记》正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
故事以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为主线,期间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困难重重,而且要面对的不仅是妖魔鬼怪,唐僧还需要时刻设法维持内部和谐,其中以孙悟空为最,它本领高强,可同样也是一个惹事高手,经常搞出些幺蛾子,唐僧也十分头痛。
唐僧只是一个普通僧人,没有法力神通唯一能帮助他制服孙悟空的方法只有紧箍咒,人们在感叹紧箍咒威力时,也不免产生这究竟是何须神物?


神秘起源
孙行者生于石头之中,森林称王,率领猴子猴孙独霸一方,远离了人类社会,也就失去了学习礼仪的机会,浑身上下充满了野性,即使是在五行山下沉淀了五百年,也没有完全去除恶习。
众所周知,在团队活动当中,除了需要硬实力过硬之外,彼此的信任、协作、理解或者是制约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来佛祖在天庭之中运筹帷幄,看清了师徒四人的潜在威胁,将紧箍咒交给了观音菩萨,几经辗转之后才到了孙悟空的头上。
进一步,紧箍咒更深层次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则来自于《西游记》原著的对话,另外一则来自于佛门传承。


故事中,唐僧曾一度回忆起前程往事,并用之告诫弟子,他也曾是天庭中司掌一方的天神,后来不小心触犯天条,需要经过数个轮回才能赎清罪孽,可惜中途又遇到了不可抗力的错误,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啊,将他贬到人间,只有“求佛”才能挽回一切的可能。
一天,当唐僧和往常一样在灵台方寸山上磕头祷告时,心乱如麻,失去了虔诚之心,紧箍咒由内而生,外化于形,在唐僧头上紧紧箍住,越拉越紧,凡人之躯岂可抵挡神明之力?
路过的观音菩萨见唐僧虔诚,动了普度众生之心,施以援助,耗费了大量神力才勉强拿走了紧箍咒,紧箍咒由此落到了菩萨、如来的手上。


而在佛教历史传承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紧箍咒不是佛门用来降妖除魔的宝物,也不是镇寺之宝,而是一种自律手段,是每一个僧人遁入空门前的大考。
僧人也是人,自然少不了七情六欲,靠内心的坚持很难永久压制住内心欲望,久而久之,堕落弟子将会越来越多,佛门的声誉也会随着受到影响。
佛门创始人深谙此理,遍访民间找到了紧箍咒的制作法子,并在上面施加了佛法,只要僧人内心不净,紧箍咒就会越紧,一点疼痛让僧人牢记佛家戒律。


方法虽有些偏激,但是效果的确很显著,在明清时期的佛家弟子中,破戒人数少之又少,佛门的纯碎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佛教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传承。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在强调佛家的规则,显然孙行者完全与之背道而驰,书中也稍微做了些改良,让紧箍咒的主动效果变成了被动,只有唐僧等少数人才有能力将其唤醒,钥匙则是一段咒语!


佛家密语
紧箍咒来源于佛家,咒语也是苦涩难懂,只有得到高僧才能有深层次领悟,但文明发展到如此程度,我们也能把它翻译成普通的白话文,任谁也想不到只有简单六个字:“唵嘛呢叭咪吽”。
对佛学稍微有些了解的应该很清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咒,传说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咒,起源于梵语,是对人性功德的至高评价,歌颂人民群众的美德。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有着殊途同归的理解,他认为这是“七情六欲”中的“六欲”,即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每一种都是人性劣根,是佛家所不允许的存在。


唐僧念在嘴边既是一种告诫,也是紧箍咒收缩信号,孙悟空会顿时感到头疼难耐,大脑一片空白,唯有大明咒在深处徘徊,不断刺激着它脆弱的神经,由此就有了我们在电视中所看的名场面。
如果将紧箍咒带入我们现实生活,它或许和人生哲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唐僧念经宛如父母对我们教诲,的确是很有用处,只是时间一旦长起来,谁又不会头疼呢?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孙悟空的整个人生经历侧面验证咒语的真实性。


当孙悟空还是顽固不化野侯时,随心所欲,完全无视戒条、法律,下至阴曹地府,上至天庭大殿,玉皇大帝十万天兵天将尚且铩羽而归,最后还是西天如来佛祖亲自下场才制住了孙行者。
可到了西天取经时,不难发现孙悟空战斗力有着明显下降,只要有点实力的妖怪都能使师徒四人陷入窘境,甚至许多时候四人还要面对生命危险,每一次都需要求助于其它神仙才能涉险过关,这与五百年前的景象有着天壤之别。
事实上,这并不是吴承恩瞎编乱造,而是故事正常逻辑,在大明咒的作用下,孙悟空被动接受佛理。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佛理根深蒂固于内心,孙悟空愈加有了佛家仙人的倾向,斗争性、野性随着下降,往日里一定会你死我活的打斗变成了智取,变成了以和平方式收场,暴力已经不再是第一选择。


小说中,曾有描写孙悟空吃人景象,与妖魔鬼怪无异,残忍至极,而到了乌鸡国时,悟空就不再是杀人如麻魔王,事事从大局出发,最后还网开一面,放了罪魁祸首一马。
等到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之后,野性已经仅剩下动物本能驱使了,神性和佛性已经完全占了上风,而这也就只有大明咒日复一日的熏陶才能做到。
有趣的是,影视剧为了增加趣味性,在不同的章节将咒语进行了适当修改,比如“有缘人到西天取经,必须受我唐僧一箍之苦”,“紧箍咒三遍,命即由人定,福禄由己造”,它们自然也是出自佛家典藏,只是表达侧重点在命数,相信依靠努力,吃过人间疾苦之后,一定能柳暗花明!


力量传承
不管咒语如何,来源怎么样,唯一不变的是紧箍咒威力巨大,连成神的孙悟空都无法与之抗衡,这一切归功于紧箍咒的三个奥秘。
首先就是佛力加持。当紧箍咒易主到佛祖手上时,如来每日对其念经,并将其供奉到了佛堂中,日日夜夜深受佛学陶冶,独得佛力奥秘,重见天日之时神力已然不可同日而语,从普通神物升级为佛家圣物。
同样,作为钥匙的大明咒也有着无穷佛力,原著小说中唐僧曾使用大明咒冲破妖怪的束缚,也用其感化过众生,两者相加之下,佛力成指数增长,正好克制以野蛮著称的孙行者。


其次是紧箍咒的材料特殊。在佛家传承下的紧箍咒制作人是道教吕洞宾,以炼丹、制物闻名,是佛教创始人花重金特地去天上请的,材料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核心部位来自于金刚杵的本身。
金刚杵来源于印度神话,质地坚固,硬度几乎媲美与金刚石,在佛教中象征着无敌,也意味着智慧和真如佛性,传闻即使是普通心善人,也可以用金刚杵轻松降妖除魔,是佛家中至高无上的存在。
传闻,佛教召集众菩萨,每一人都倾其所有,用了三天三夜才勉强从其中剥离出了少许部分,而且事后部分法力、功德较低的菩萨还遭到了佛力反噬。


最后还要归功于紧箍咒的特殊结构。事实上,设计之初紧箍咒是一个类似正方形的无顶小盒子,主要用来遮住人的眼睛,佛家说“蒙蔽双眼,摆脱欲望”,可随着制作进行,材料不足以及制作难度都让吕洞宾难以更进一步。
在一番简单商讨之后,吕洞宾只好改变了原计划,将其改成了圆铁箍,可以刚好套在孙悟空头上,效果出奇好,在对大脑进行压迫同时,还不会有任何负面效果,算得上一举多得!
佛力无边、金刚杵以及圆箍结构成了紧箍咒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撑,即使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也只能放好以前的渴望,乖乖听从唐僧命令,向佛靠拢。


“通过现象看清本质”,紧箍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文明的精神文化产物,在《西游记》中的文明毫无疑问是佛学,通过紧箍咒,以特定方式强制向佛学靠拢,实质是一种后天人文教条,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是社会的必需品,紧箍咒也可以看成违规代价,以现代化视角来看类似于法律,是一种底线,没有紧箍咒社会原因规则制度将会受到冲击,混乱将会取代秩序,社会也将回归混沌!
[ 此帖被zhdf在2023-12-04 10:04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3-12-0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zhdf

UID: 547953

精华: 3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5701
金币
10607
道行
5000
原创
0
奖券
5677
斑龄
132
道券
285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66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6
最后登录: 2024-06-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12-04
“唵嘛呢叭咪吽”念的没错,我们也学会啦。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武当休闲山庄 是一个稳定,和谐,人性化的社区,适宜长期居住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