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0阅读
  • 1回复

[四大原创专栏]《三国演义》第一回的7个为什么:从合久必分到两个冤大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UID: 2090937

 

发帖
801
金币
221
道行
355
原创
342
奖券
151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2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6-29
最后登录: 2024-06-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7-29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3-11-06) —
先科普一个大前提,《三国演义》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而只是民间平话的合订本。四大里面,唯一接近现代小说定义的是《红楼梦》,因为它是作家曹雪芹写的。其它三大都是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平话由文人或文人加艺人合订而成,其中的文人也大概率不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这三个人的署名在古代从来没出现在,是到了民国才定下来的,而且有很大争议,现在学界一般认为大概率不是他们。即便他们的署名可以通过,他们也不过是整理者的代表而已。

在这个大前提下,其实很多为什么是可以消失的。比如为啥前后矛盾,因为不是一个人编的当然前后矛盾。比如为啥不同的版本关键信息不同,因为不同版本的合订者就不是一个人或一组人。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为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个问题的答案,别多想就很简单:因为分合来回变是必须的。比如我们的两只脚,站着的时候合在一起,走路的时候分开,那是不是“两脚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所以这句著名的话也可以说是废话,是一句十分精彩的废话。

为什么皇帝尊信太监十常侍?

最简单的答案:皇帝是人。人最容易相信的就是身边的人。太监就是皇帝身边的人。

说复杂一点,汉朝的皇帝除了个别几位,平均年龄20岁就死了。小孩就更容易信身边的人了。灵帝称呼张让“阿父”,显然就说明了一个小孩对身边大人的感情。大臣都是男的,一般不许进内宫,所以肯定不算身边的人。另外,太监大部分绝后,为了后代贪赃枉法的动力没有,总动力自然就小,所以即使成年的皇帝信任太监也是很理性的。

为什么大臣和太监势不两立?

古代中国的高层统治者,可以分为5个集团:皇帝自己、皇族、大臣、外戚、太监。这5个集团说起来利益一致,其实有很大不同,甚至是零和关系。从老百姓那儿抢来的钱,5家怎么分呢?皇帝按常规拿大头,剩下的就是4家瓜分了。这个瓜分没有固定的规则,所以就互相抢。当某一家独大时,其它3家就会形成某种联合。到了《三国演义》第一回的时候,外戚何家并不是一家独大,或者说何进的狠劲不够,所以形成了外戚和太监双寡头。何家有时候联合太监,有时候联合大臣。大臣则因为没机会进宫所以也没机会联合太监。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所以大臣和太监是敌人。

为什么黄巾起义要借助道教?

中国古代宗教的势力一直比较弱。对于皇帝来说,宗教是工具是奴才,和大臣差不多。所以宗教只能在民间发展。到了《三国演义》第一回的时候,儒释道三教,儒教是皇帝的家奴,但比较高大上,民间接受不了。佛教进入中国不久,其教义过于个人化,而且甘于忍受,所以不适于起义。那么就只剩下道教。道教并不强调忍受,而且有大量人际巫术,所以很适合骗取大众信任,很适合起义。

为什么感情基础为零的刘关张要桃园结义而且始终生死与共?

在《三国演义》的原著里,刘关张属于超级闪婚——刚认识一天就义结金兰。这种没有感情基础的闪婚是很容易闪离的,那么为什么没有闪离呢?

这个有多种可能。首先就是《三国演义》是平话艺人瞎编的,三结义在史书上并无记载,所以这个桃园三结义很可能根本不存在。

其次是《三国演义》虽然编了桃园三结义,但选了一个没有感情基础的版本进合订本。事实上民间至今流传有多个桃园三结义的不同故事,大多故事是有感情基础的。但合订本的编者,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恰恰就选了这个没有感情基础的版本。

为什么最穷的刘备却当了最有钱的张飞的大哥?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除了未成年人同学之外,民间小团伙的大哥都是最有钱有势的,或者有什么出色的才艺。比大哥岁数大的也要尊称有钱有势的大哥为大哥。但是这个规律到了刘关张这儿被打破了。刘备又穷又打不过关张,那他为什么能当大哥呢?

首先依然可能是平话瞎编合订本瞎选。如果桃园三结义都不存在,那么按年龄排序出来的大哥当然也不存在了。而且,学界对刘关张的年龄顺序也有争议。

其次可能是评话艺人根据后来编造当初。后来刘备当了皇帝,当初自然刘备就应该是大哥。这么编故事既有说服力也容易集中精力,对于三国这样超级复杂的故事来说集中精力是很重要的。

最后就是可能刘备自编的家谱故事起了作用。虽然可能汉景帝阁下玄孙可能人数成千上万,但攀个高枝总是好的,而且关张也都不是想当皇帝的人,都想替所谓国家也就是老刘家卖命,刘备不恰好就是老刘家的人吗?这一条的关键是关张不是项羽那样的人,项羽见了秦始皇就想取而代之,所以刘备遇到项羽肯定是当不成大哥的。

为什么张世平苏双这两个冤大头要赞助刘备?

新版的评书都说是这俩人主动跑来赞助。但《三国演义》原文不是这么讲的。原文讲: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

也就是说,原文的意思是,人家两人不过是路过,被刘备抓住机会,把人家截住,一顿酒一顿忽悠,最后成功拿下赞助,张苏二人也成功地成为冤大头。

那么是怎么忽悠的呢?原文没讲。按照合订本尊刘贬曹的路子,就说是俩冤大头主动也未不可。只不过在传唱过程中,各位评话艺人也都认为冤大头主动太假了,所以形成了目前看到的半推半就。也就是说,宋元明的评话艺人,比本朝的评书艺人在拍马屁方面还是更有底线的。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yyh651127

UID: 263019

发帖
4165
金币
293
道行
300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5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8-03
最后登录: 2024-06-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11-03
为什么皇帝尊信太监十常侍?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太监弄权是常有的,但决没有可能去篡夺皇位,一个阉人是不可能 君临天下的,传统道德观念不允许。所以宠信太监的皇帝层出不穷。
1条评分金币+2
zhdf 金币 +2 - 2023-11-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