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11阅读
  • 1回复

[交通出行]海洋生物毒素造成的食物中毒[1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cg112233

UID: 318653

 

发帖
50523
金币
104982
道行
1736
原创
6
奖券
1120
斑龄
51
道券
55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0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0
最后登录: 2023-03-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8-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19-08-08) —


海洋生物毒素造成的海产品中毒对于旅行者来说尚属于未被充分认识的危险,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如此。此外,像气候变化、珊瑚礁损坏以及藻类过量繁殖扩散等因素也使风险进一步增大。


雪卡中毒

食用被毒素污染的珊瑚礁鱼类可能会导致雪卡中毒,比如雪卡毒素或刺尾鱼毒素。这种强力毒素源自于岗比甲藻,一种生长在珊瑚礁上或其周围的小型海洋生物体(甲藻)。甲藻可以被草食性鱼类摄食。岗比甲藻产生的毒素(甘比尔毒素)通过食物链传递到草食性鱼类,最后传递到人类,在此期间会发生变化和浓缩。甘比尔毒素主要集中在鱼类的肝脏、肠、卵和头部。
与其他腰鞭毛虫相比,岗比甲藻在死珊瑚礁上的增殖更为迅速。由于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建设和养分流失,越来越多的珊瑚礁发生退化,从而使雪卡毒素的风险加大。


旅行者的风险
全世界每年发生的雪卡中毒案例超过5 万例。据估计,来到流行度高的地区旅行的旅行者发生意外的概率达到3%。雪卡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体中,纬度通常在35°N 到35°S 之间;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特别常见。雪卡中毒的意外事件不断上升,地理分布越来越广。新确认的危险地区包括加那利群岛、东地中海地区和墨西哥西部海湾。
最容易造成雪卡中毒的鱼类是肉食性珊瑚鱼,包括梭鱼、石斑鱼、海鳗、琥珀鱼、黑鲈或鲟鱼。像鹦鹉鱼、刺尾鲷和红鲷鱼等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同样也很危险。

临床表现
典型的雪卡中毒会导致胃肠疾病,也可能导致神经症状。虽然极为罕见,还可能导致心血管衰竭。首先出现的症状通常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然后出现神经症状,比如感觉异常、牙痛或牙齿松动的感觉、瘙痒、金属味、视力模糊,甚至暂时性失明。过去,异常性冷痛(接触冷水或冷物时感觉异常)据报道是其中的一个特征,但新研究表明其实对冷热都有急性敏感症状。神经症状通常持续数天到数周。
雪卡中毒的总体死亡率<0.1%,但这取决于毒素剂量以及处理并发症的医疗措施。雪卡中毒的诊断依据是临床表现和症状以及食用已知会携带雪卡毒素的鱼类。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其位于多芬岛的实验室对鱼类进行试验。对于人类的临床标本来说,尚无法轻松检测其中是否存在雪卡毒素。

预防
旅行者应当遵循以下防范措施,避免雪卡中毒:

★ 避免或限制消费上列珊瑚礁鱼类,特别是体重超过6 磅(2.7 kg)的鱼。
★ 绝对不要食用高风险鱼类,比如梭鱼或海鳗。
★ 避免食用雪卡毒素集中的部位:肝脏、肠、卵和头部。
注意,雪卡毒素不会影响鱼的口感、味道和气味,也无法被胃酸、烹调、熏制、冷冻、罐装、盐腌或腌泡所破坏。
治疗
雪卡毒素或刺尾鱼毒素中毒并无特效解毒剂。通常采用对症疗法以及支持性疗法。在非对照研究中,静脉给予甘露醇可以减轻神经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在症状初期48 小时内给药尤佳。

鲭亚目鱼

鲭亚目鱼是导致中毒的最常见的鱼类之一,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水体内皆有发生。如果鱼体内的组胺水平过高,在食用此类冷冻或保存不当的鱼类时便可能患病,通常类似于中度到重度过敏反应。
对于通常与鲭亚目鱼有关的鱼类,其鱼肉内的组氨酸含量必然较高,其中包括金枪鱼、鲭鱼、鲯鳅鱼(海豚鱼)、沙丁鱼、凤尾鱼、鲱鱼、青鱼、琥珀鱼和枪鱼。如果鱼在捕获后保存不当,随着鱼肉的细菌增长,组氨酸转化为组胺。组胺和其他鲭毒素能够耐受烹调、熏制、罐装或冷冻。

临床表现
鲭亚目鱼中毒的症状类似于急性过敏反应,通常在食用受污染的鱼10~60 分钟后出现症状。包括面部和上身潮红(类似于晒伤)、严重头痛、心悸、瘙痒、视力模糊、腹部绞痛和腹泻。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症状通常在12 小时内消失。在罕见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需要住院治疗的呼吸受损、恶性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症。一般通过临床进行诊断。病例集中情况有助于排除真正的鱼类过敏。
预防
被组胺污染的鱼类可能出现辛辣、苦涩、咸味或“起泡”感,但其外观、气味和味道也可能完全正常。预防的关键是确保鱼类加冰正确,或冷冻在<38(<3.3℃)的温度或者在捕获后立即冷冻。烹调、熏制、罐装或冷冻无法破坏受污染鱼肉内的组胺。
治疗
鲭亚目鱼中毒通常对抗组胺剂响应良好(H1- 受体阻滞剂,不过,H2- 受体阻滞剂可能同样有效)。

贝类中毒
食用滤食性双壳软体动物类(贻贝、牡蛎、蛤蚌、扇贝和海扇)后,可能会发生数种形式的贝类中毒。毒素起源于被摄食的小型海洋生物体(腰鞭毛虫或硅藻),而且毒素会在贝类体内累积。
旅行者的风险
在温带和热带水体内都可能发现受污染的贝类,通常发生在甲藻水华(称作有害赤潮,HAB)期间或其后。HAB 的一个例子是佛罗里达州由腰鞭毛藻形成的赤潮。

临床表现
中毒导致严重程度各不相同的胃肠和神经性疾病。通常在食用有毒贝类30~60 分钟后出现症状,但也可能推延数小时。对于最近食用贝类的患者,诊断通常采用排除法,而且通常需要进行临床诊断。
麻痹性贝类食物中毒
麻痹性贝类食物中毒(PSP)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贝类中毒。亚历山大藻、梨甲藻和裸甲藻属的腰鞭毛虫会产生蛤蚌毒素,食用受到该毒素污染的贝类便会导致PSP。通常在食用有毒贝类30~60 分钟后出现症状,包括面部、嘴唇、舌头、手臂和腿部出现麻木和刺痛。也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和腹泻。严重病例者可能食用了大剂量毒素,临床特征包括共济失调、吞咽困难、精神状态改变、松弛性麻痹和呼吸衰竭。病死率取决于是否能够享受现代医疗,包括机械通气。儿童的死亡率特别高。

神经毒性贝类中毒
食用受甲藻类腰鞭毛藻生成的双鞭甲藻毒素污染的贝类会造成神经毒性贝类中毒。神经毒性贝类中毒通常表现为胃肠炎,伴轻度神经症状,类似于轻度雪卡中毒或轻度麻痹性贝类中毒。吸入佛罗里达州赤潮(腰鞭毛藻华)海沫中的雾化毒素会诱发健康人的支气管收缩并可能导致急性暂时性呼吸不适。哮喘患者则可能受到严重和长期的呼吸影响。
腹泻性贝类中毒
食用受到一组毒素污染的贝类会导致腹泻性贝类中毒(DSP),其中包括鳍藻原甲藻的腰鞭毛虫产生的聚醚分子(比如冈田酸)。DSP 会出现寒战、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和腹泻。未报告过死亡病例。
失忆性贝类中毒
失忆性贝类中毒(ASP)是一种罕见的贝类中毒,食用被硅藻属尖刺菱形藻产生的软骨藻酸污染的贝类(特别是蓝贝)会导致此类中毒现象。据报道,ASP暴发后的第一批病例与食用被污染的养殖贻贝有关系。所报道的这些病例皆出现严重的胃肠和神经症状。最近,通过食物网接触软骨藻酸可能与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海洋哺乳动物死亡之间存在关联。

预防
避免食用可能受污染的双壳软体动物类即可防止贝类中毒。在藻类过量繁殖期间或其后,当地把这种现象称作“赤潮”或“褐潮”,在这些地区避免食用上述贝类尤其重要。来到发展中国家的旅行者应当避免食用所有贝类,因为他们受到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危险度很高。烹调或冷冻无法破坏海洋贝类的毒素。
治疗
治疗仅针对症状且具有辅助性质。麻痹性贝类食物中毒可能需要机械通气。
1条评分金币+28
妞妞乐乐 金币 +28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8-08-1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沙漠之虎

UID: 953340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16589
金币
10070
道行
5233
原创
76
奖券
1703
斑龄
0
道券
1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21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06-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8-06
一般都是不经常吃海鲜的更容易发生这种问题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