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6阅读
  • 1回复

[健康饮食]一言不合就“爆炒”的掌勺人,正在悄悄伤害全家人的健康[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cg112233

UID: 318653

 

发帖
50523
金币
104982
道行
1736
原创
6
奖券
1120
斑龄
51
道券
55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0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0
最后登录: 2023-03-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01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19-01-04) —
看到大厨“过火”炫技,手起勺落就能烹出一锅美味,你是不是也一边咽口水,一边为他的“神操作”点赞?
别看爆炒的方法非常酷,其实长时间高温烹饪,菜的美味程度没有增加太多,致癌物的数量却大大提升。
作为掌勺人,那些危害全家健康的炒菜习惯你一定要了解。《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帮你守好餐桌上的健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博士 郝 毅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中国控烟协会会长 支修益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彭应登
爆炒,增加菜肴里的致癌物
爆炒特点是油温高,基本在180℃~270℃之间,油脂燃烧时火焰温度能达300℃以上。
菜肴中
产生3类有害物质
爆炒容易增加菜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 丙烯酰胺 “美拉德反应”是爆炒产生香气的一个主要反应,油温在170℃以上时反应最强,致癌物丙烯酰胺也随之升高。
  • 反式脂肪酸 高温会造成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品质下降,有毒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多种氧化聚合物、丙烯酰胺等)产生或增多,且油温越高、烹饪时间越长越严重。
  • 苯并芘、杂环胺 时间把握不当易出现食材焦黑,随之产生的致癌物也会增多,例如苯并芘、杂环胺等。
空气中
增加PM2.5
高油温使众多有毒挥发性物质混合油滴微粒升入空中,产生油烟。
这些混合物会黏连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粒,形成PM2.5不断飘散,被人吸入肺中或附在皮肤、家具、墙面等表面。
厨房油烟不仅增加肺癌风险,与心脑血管疾病也存在相关性。
此外,长时间爆炒还会加剧维生素与其他营养成分流失。
蔬菜中绝大多数的维生素、矿物质都易被氧化,还有很多水溶性维生素长时间烹饪后流失严重,比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一些抗氧化剂等。
5招减少家里的致癌物
错误烹饪方式产生的致癌物,改变炒菜习惯就能减少。
1
爆炒,选耐高温的油
爆炒应选择烟点较高的精炼油脂,如棕榈油、动物油或椰子油,这些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热稳定性更好。
2
别等油锅冒烟
当食用油加热到250℃时,会出现大量油烟。
  • 炒、爆、炸油温都在260℃以上,应尽量少用,多用凉拌、蒸、煮、卤等取代。
  • 炒菜时尽可能控制油温,最好不超过200℃,以油锅冒烟为极限。
  • 选择电热低温烹饪设备,能精确控制烹饪的温度,在120℃即可做出可口饭菜,免受油烟困扰。
3
抽油烟机要早开晚关
油锅还不太热,就要打开抽油烟机。
  • 如果采用了煎炸、爆炒等方式,应在熄火3~5分钟后再关油烟机。即便在蒸煮时,最好也将油烟机开至小档。
  • 在集中做饭的时间段,即使不做饭,最好也打开抽油烟机,以防别人家的油烟通过公共烟道进入自家厨房。
4
厨房要关门开窗
做饭时,若不想油烟飘入客厅等其他房间,可以关闭厨房门,但窗户一定要打开,保证有流通的空气。
5
做完饭要洗脸
炒菜时戴个口罩,能减少油烟吸入量。烹饪后记得拍打衣物、洗手洗脸,去除可能附在脸上或身上的油烟,还可在做饭时围围裙、戴帽子,隔离污染物。
此外,在厨房放一些绿植也能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9-01-0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沙漠之虎

UID: 953340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16589
金币
10070
道行
5233
原创
76
奖券
1703
斑龄
0
道券
1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21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06-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02
爆炒的方法,很多酒店都是这么干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